小小眼镜盒 点亮万家灯火
对于一个平原县而言,提起新河,人们想到的可能更多的是“玉米”、“小麦”、“棉花”、“粮食产区”等字眼,却不知它的眼镜盒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新河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台市东北部,是红军名将董振堂将军的故里,总面积366平方公里,人口18万。据悉,新河眼镜盒行业发源于19世纪70年代,经过45年的持续发展,形成了多点连线、全面开花的繁荣景象。目前,眼镜盒行业已有大小企业近400余家,纵观全县18万人口,每18人中就有一人从事镜盒行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句话叫“世界镜盒看中国,中国镜盒看新河”。多年来,为展示“新河眼镜盒基地”的名片和企业形象,在新河眼镜盒协会的组织和带领下,眼镜盒企业积极向外拓展,定期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温州等地的专业博览会。通过产品的新颖设计和款式多样化,收获了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及国内外贸公司的订单。截止目前,新河眼镜盒年产约6亿只,销售额占据国内市场的70%,出口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远销于东南亚、俄罗斯、日韩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新河县眼镜盒行业的多数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家庭式作坊的发展,让新河县的眼镜盒产业在起步的时候不局限于大公司、大企业,简单的一家人、一些初级的设备就可以完成眼镜盒及眼镜布的生产。让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残疾人、留守妇女、孤寡老人有了从事这一行业的能力,也让返乡的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能够积极投身于这一火热的创业活动中。

新河县眼镜盒产业的发展犹如星星之火,在新河人民的努力下,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不仅圆了脱贫攻坚的梦,也圆了乡村振兴的梦。在新河县眼镜盒产业发展壮大的时候,那团星火不仅点亮了那些日夜生产的工厂,也点亮了新河的大街小巷,点亮了新河人民心中致富的灯火。
时值新河县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落地,其不仅在农业领域为新河县注册打造了区域公用品牌,在眼镜盒领域也即将拥有共同的商标。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乘着电商这艘大船,新河县眼镜盒行业必将转型升级、开拓创新、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在眼镜盒行业打造属于新河自己的“新河模式”,在未来发展的路上点亮扬帆起航、乘势而上的明灯。
